10/20/2024

更換 Bayside 辦公椅輪子

很多年前,我就自費把公司的椅子換成網椅。除了夏天比較不熱外,坐起來也比較舒服。到了疫情前後,公司把全體的椅子都換成網椅後,我就把這張 Costco 買的 Bayside 網椅幫回家使用。這張椅子在公司時,經常在地上留下黑色黏屑,我以為是鞋子泥沙的關係,但是回家後也偶爾會有,我就覺得是輪子的關係了。但除了經常清理外,好像也沒有其他方法。

直到最近,老婆問我要不要乾脆換一張,我才認真想,其實其他地方都還好好的,會不會換個輪子就可以解決了? 稍微做一點功課才有了些新發現:

  • 原來,輪子材質有分 PP 跟 PU。這張是用 PP,就是比較容易留下痕跡的材質。
  • 原來,這張椅子的網布材質 (Matrex) 是較高價椅子才會使用的,難怪做了這麼多年,還是沒有購買時擔心用久鬆弛、支撐力變差的問題。
  • 原來,看不到螺絲的輪子,裝卸只需要徒手拔起,沒有特殊的機關。而且大部分辦公椅的輪子接頭尺寸都一樣 (直徑11mm),網路上很容易買到。

於是,下單 PChome 買了一組 $420 的輪子,一下子就換好了。給有相同困擾的朋友參考。

8/13/2024

國泰健檢 (富霖診所) 腸胃鏡檢查經驗

看來這個 blog 真的要轉型為腸胃鏡記錄站了。過去幾次腸胃鏡都有檢查到息肉,距離上次也近四年了,所以今年本來就打算再和年度健檢一起做。考慮要到離家近的雙和,還是到老婆公司配合的聯安或國泰健檢中心做時,發現公立醫院的健檢價格居然比健檢中心高,所以還是選擇了健檢中心。比較了兩家給眷屬的方案後,最後決定去國泰做。

這次一切都很順利,所以簡單記錄一下:

  • 國泰的內視鏡同意書有寫,小於 0.8 公分的息肉才會評估切除,所以如果像我第一次做遇到超過 1 公分的息肉,可能就要再去一次醫院才能切除,這是首次做大腸鏡的人要考慮的風險。
  • 健檢中心的息肉切除都是自費,以我這次來說,切除一顆息肉就 6,000,加上化驗費 1,000,自費部分就是 7,000。如果更多顆,費用當然更高。沒有醫療險的人,還是選擇醫院比較不會有額外的費用。
  • 這次發現的息肉比在雙和的大 0.2 公分,但在費用裡面沒有看到止血夾,所以有沒有需要止血夾或許也和大小沒有絕對的關係。
  • 最值得嘉獎的是,做完檢查到用餐區,接待人員會看資料夾上面的備註,交代廚房提供低渣粥。四年前在雙和是沒有區分,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改善。
以這幾次的經驗看來,每四五年做一次腸胃鏡,應該是免不了的了。希望之後都可以這麼順利。
 

 



10/14/2023

沖繩驚魂記

國慶連假,第一次帶小孩出國,去了一趟沖繩。帶大班的孩子出門,果然不想大人出門一樣簡單。到了最後一天早上,小孩七點多起床開始說喉嚨痛,本來以為只是一般感冒,我們還是按時下樓吃早餐。到了餐廳,他開始說想吐,我連早餐長什麼樣子都來不及看,只能趕緊帶他回房間休息。躺回床上他還是痛到不斷呻吟,把稍早吃的藥都吐了出來,躺了一小時也還睡不著,只好開始想備案。開始打電話詢問日本保險使用方式、延遲退房時間讓他繼續休息。看狀況回程沒辦法搭機場捷運,趕快上網預約接機。再下樓去藥房買止吐 (暈車) 藥、降溫貼片。折騰到退房前,他終於睡著了。睡了半小時,我們就退房、還車,再搭乘接駁車到機場報到,還遇到飛機 delay。除了要趕快修改接機時間外,還要擔心回台後來不及看診。

幸好,吃了暈車藥後,小孩可以在咖啡店睡近兩小時,醒來後精神就好了一半,也真的沒有想吐了。還好沒有真的用到保險,也還好是發生在最後一天,影響不大,一切算是有驚無險。最大的遺憾,是我們這趟唯一一家有附早餐的飯店,就這麼錯過了啊...

8/29/2023

捐款花絮

前幾天,兒子看到電視廣告後,連續兩天問我可不可以捐錢幫助非洲小孩。即使跟他解釋了資源有限的概念,他還是覺得想要幫他們。取得他同意後,決定從他的帳號、用他的名字捐。第二個問題來了,怎麼決定捐多少? 我用一個便當 $100 換算,讓他選捐 1~10 個便當,他選擇要捐 7 個,不知道是不是要留三個給爸媽和自己... 

本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,結果過兩天,他問我,$700 幫到非洲小孩了沒。我跟他解釋,我們是捐給某個機構,他們會做後續的處理。他開始質疑,為什麼我沒有去非洲,$700 可以到非洲。我用了不同的比喻想讓他了解帳號與匯款的概念,他還是似懂非懂。我想了一下,決定帶他去 ATM 走一趟。

 小孩出生後,我們就已經幫他開好存款和證券帳戶。前陣子想到,投資帳戶應該會幫他代管到成年,他還是需要一個平常可以存零用錢的帳戶,所以抽空去開了一個打算給他自己管理的帳戶 (有些銀行規定,孩子超過幾歲就要本人到場,所以趁現在只需要父母同意即可),這時候剛好派上用場。我先試轉了一筆 $100 後,帶他到 ATM 補摺機前,讓他自己補摺,看著餘額裡面還有 $2,100。接著我拿手機給他看我的餘額,轉了 $2,000 給他。讓他看到我的帳戶少了兩千,他的帳號多了兩千。最後,我拿提款卡把 $2,000 領出來。告訴他,我不用真的到銀行,就能用手機,把錢轉到他帳號。當他需要時,就能把存摺裡面的數字轉為現金花用。就這樣,他彷彿就能理解金流的運作,不再質疑我怎麼把錢匯到非洲了。孩子的理解力,真的很強啊。



5/25/2023

AWS WAF 的排除邏輯

距離上次的分享已經兩年多,沒想到又遇到了值得分享的疑難雜症。這次遇到的是 AWS WAF 的排除邏輯。 我要用 rate based rule 去觀測短時間的大量 request。但因為某些網頁的設計,會在一次 request 中再呼叫多個 url 或載入大量圖檔。因此在下面的設定介面中,看起來是要設定為:

不是 特定 URL
OR
不是 圖檔

不過設定完發現,特定 URL 和圖檔還是持續進來。透過代理商詢問原廠才知道,這裡要設為 AND 才行:

不是 特定 URL
AND
不是 圖檔

乍聽之下覺得很不合理,如果用 AND,不是應該要兩個同時成立才算嗎? 不過和同事聊到這件事,他的說明是:

當特定 URL被呼叫時:

不是特定 URL is true
OR
不是圖檔 is false

>> true OR false = true 所以符合,還是會 count

改用 AND

不是特定 URL is true
OR
不是圖檔 is false

>> true AND false = false 所以不符合就不 count

 這個解釋聽起來很有道理,不過怕過幾天就會忘了,還是記錄一下並和大家分享好了。

3/03/2023

AI 與孩童教育

最近 ChatGPT 很紅,連藝人都因此做了生活上的大轉彎。他的念頭,其實也在我腦中一陣子了。AI 的影響不見得在我們孩子輩才會發生。透過 API 的開放,未來的應用與發展必定是指數型成長。雖然說五年十年內還不見得會有翻天覆地的影響,但至少會讓許多工作職位的優劣勢消失或增強。如果我們還打算工作一二十年,屆時需要的技能樹肯定和現在不一樣。想想,2000 年還在拿海豚機的我們,能想到 20 年後的 iPhone 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嗎。手機硬體加上 internet 發展,造成了產業板塊的挪移,也造成了工作上的轉變,舉例來說:

  • 20 年前的遊戲可能著重在深度,PM 關鍵能力在於企劃大作;20 年後雖然還有大作的需求,但更多需求在於有黏性、能轉換的手遊
  • 20 年前的個人金融可能著重在實體行銷、分點與 ATM,現在則是在數位行銷與行動支付

工作不一定會消失,但著重的經驗與能力卻大不同了。對於孩子更是。各種我們已知的技能,在他們的未來都不一定重要了。我想,真的要幫助孩子,還是回到最基本的那些東西。培養好的品格、自律抗壓的能力、健康的身體,還有一個溫暖的家吧。

10/26/2022

元大與富邦證券的使用經驗

在被元大併購前,我就在寶來開戶了,所以除了元大外,我也沒有用過其他證券系統。直到最近想開第二個帳戶分開操作,才在富邦開了另一個帳戶。一比較才知道,有些功能看起來都有,實際用起來差很多。舉兩個印象深刻的例子:

1. 分戶帳: 過去交割只能用券商指定銀行的證券戶扣款/入帳,但幾乎沒有利息。現在券商開放了多家銀行,除了不用多開一個戶頭外,還可以享有原本帳戶的利率和優惠。不過元大 CMA 還可以授權元大,當 CMA 資金不足時從原本銀行扣款。富邦管理帳戶則是一律要手動轉帳到指定的分帳戶 (e.g. 如果指定扣款銀行是中國信託,他會再給你一個中國信託虛擬帳戶,而且一樣有非約定轉帳的金額限制)。兩者的差異是,如果我把交割款項放在指定銀行,交易後忘記轉到分戶帳,元大會自動去扣,富邦則會因為扣不到而變違約交割。試了幾次後,覺得要記得轉帳實在太麻煩,我還是去開了一個富邦的帳戶做為交割戶,關掉了分戶帳。

2. 定期定額: 兩家一樣可以線上做約定及調整金額。不過元大的流程很直覺,實際扣款也沒有什麼意外。如果約定金額是一萬,當天開盤前就會扣走,當天下午三四點後查詢,就會看到交易明細和差額退款。富邦的我當天四點看,帳戶餘額和交易明細都沒有變動,看似約定成功但沒扣款。詢問營業員時,他先回答我約定需要一週時間才會生效。我告知申請時間 & 網頁說隔天就會生效後,他才幫我查詢得知有交易成功。但是客戶端需要 9pm 後才看得到,因為銀行需要資料轉換時間。

從上面這兩個例子看起來,雖然文宣上看起來功能一樣,實際的使用經驗與客戶體驗差距很大。也難怪元大穩坐證券龍頭了。

 

8/15/2022

人生的投資組合

講到投資組合,最常見的,就是股債配。通常股票與債券走勢不同,兩種兼備的話可以有避險的效果。股票的話,還可區分為追求資本利得 (e.g. 台積電/0050) 或追求穩定股息 (e.g. 銀行股/0056) 兩大類型。我覺得比較有效率的規劃,會是年輕時配置比較多的資本利得型股票 (投資持續投入),隨著年紀慢慢轉移到穩定配息型 (減少波動)。而不論年紀,都有一小部分的比例在債券。雖說個人投資不太需要真的避險,但有穩定的收益,又能在股市波動時稍作平衡,能在股市空頭時較為安心,也有賣債加碼股票的空間。

某天突然想到,這樣的配置,其實也很像個人的時間分配。工作就像資本利得型的股票,越年輕起步,越有成長空間;隨著年紀成長,重心會慢慢移回家庭。而不論在哪個階段,也需要保留些自己興趣與思考的時間。自己能調整好,也能在不同場合有較好的表現。

可惜的是,對一般上班族來說,工作/家庭時間的比例能調整的空間有限,都要等到退休才能有機會讓家庭的比例大於工作。可能也因為如此,這些年越來越多人關注 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 (FIRE) 的方法。這篇文章把 FIRE 分成了五種種類,可以看到退休不只一種方法,可以提供對人生投資組合的更多可能。

7/16/2022

個人的財務三表: 現金流量表、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

前陣子上了超級數字力的線上課程,主要的內容就是教學員如何看懂財務三表。老師一直提到如何用生活中的例子來了解三表,突然想到,雖然起因不是刻意模仿三表,但在理財的過程中,為了各種目的衍生出來的記錄,其實就是個人的財務三表了。

現金流量表 


這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張,也是唯一用手寫的一張。從 1999 年開始,每次會以千元為單位,將提款和重大支出記錄下來。起初的目的是確保每個月收入不要出現赤字,日後也轉變為規劃每個月支出與投資的依據。因為記錄的頻率比較頻繁,所以會列印出來記錄。

損益表


除了投資股票基金,上班族好像不太會有其他損益。所以收入部分會在現金流量表呈現,損益表就是投資的進出記錄,這個從 2000 年開始也已經 22 年了。

資產負債表


前面兩張表代表的是個人的資產變化,但每個月底還是會更新一次總資產記錄,才能了解目前的狀況。雖然也是從 2000 年開始記錄,不過格式持續修改,到近幾年才比較固定。除了這樣的總表,還可以延伸出可以看標的比例 (e.g. 股票 vs. 債券) 的比例圖。
 
家庭支出表
 

婚後因為多了公費需要記錄,用 Google Docs 記帳,衍生了另一張支出記錄。也多虧這個記錄,可以很容易地產生個人與家庭花費分佈圖。有了這張表和圖,可以看得出來家庭與個人的年花費,了解支出結構後,要調整也比較容易。

人生不同階段,不同的表也有不同的重要性。
  • 剛出社會,主要收入來源是薪水時,存錢就等於賺錢,現金流量表 是最重要的一張。
  • 隨著投資比例提升,可以從 資產負債表 看資產檢視累積速度並調整投資標的 (再平衡)。
  • 接近退休規劃時,可以從 損益表 看被動收入與 家庭支出表 的差距,作為規劃的參考。

對公司企業來說,外在環境的變化多端,預測多年後的收支財務有其難度,也不一定需要。但對個人來說,如果能從投資規劃與支出計劃兩端下手,預測退休後數十年生活相較容易,也有其必要。也因為如此,如果能更早開始用這些財務思維檢視自己的想法與結果,對未來一定也會更有幫助。

5/15/2022

2022 COVID-19 記錄

距離上次疫情記錄隔了近一年,台灣真正面臨 Omicron 的大量確診人數了。在人心惶惶的同時,新聞、網紅報出的各種疫情預測,讓人更不知道如何面對可能的疫情走向。尤其是小孩還沒有可以接種疫苗的時候,要躲到什麼時候,才能恢復較正常的生活,也是另一大難題。

各國的防疫措施不一樣、國民配合程度不一樣,所以我想參考的是澳洲的數字。主要是澳洲也和台灣類似,到了 Omicron 數字才大幅上升,也才被迫由清零改為共存。澳洲人口也和台灣接近,直接採用 Google 查到的數字,也不用特別再換算比例。看到的結果,絕對數字或許會略有不同,但比例和曲線應該會是蠻類似的。

澳洲在一月第一波時,當日確診人數最高攀升到 17.5 萬,不過七日平均數大約是 10 萬出頭。到達高峰後,約一週開始下降,配合口罩令,降到兩萬以下。隨著二月底口罩令解除 (各州時間可能略有不同),再回到 5 萬左右,接著兩個月 (3~5 月中) 維持較平穩的數字,民眾也回到一般的正常生活。目前 (疫情高峰後四個月) 約有 25% (6.59M/25.69M) 人口曾染疫。

同樣的時間區間擺在一起,可以看到台灣可能還在半山腰而已。或許在更自發的口罩與社交距離措施下,可以讓單日人數不這麼高,但很確定的,這只是個開始,要看到高點轉折後才能較為樂觀。而且伴隨防疫措施降級,我們與病毒共存的狀況,仍有數個月以上需要面臨上萬的當日確診率 (澳洲在最高點後,隨著防疫強度,大概還有最高點的 20~50%,依照台灣人的口罩習慣,應比例應該不會太高,但即使是目前單日近 7 萬推算,20%還是有 1.4 萬)。總染疫人數來說,目前 2.4% (0.57M/23.57M) 的染疫率,到 25% 也還有很長一段路。

比較兩國的疫情,是提醒未來還有很長的路,太過激進的方法無法持久 (e.g. 關在家裡不出門、不上學);也不是要大家看到 25% 就放棄抵抗,因為過去的抵抗讓成人們等到了充足時間接種疫苗,接下來爭取的時間也都有機會換到更好的治療與疫苗。這才是共存的真意吧。

1/22/2022

希望是最後一次拔智齒

十幾年前拔掉左下方智齒後,一直很擔心右下方的狀況。三四年前,醫生開始提醒我,他和前一顆靠近後,造成了一個不容易清潔的角落,容易造成不良影響。不過這顆智齒很靠近神經,要拔會有風險,要我到大醫院處理。因為四大智齒之神不好排,加上朋友也有不好的經驗,我便透過朋友打聽,問到了另一位也是處理智齒小有名氣的醫師。不過當時醫師看了 X 光後認為,如果要拔除,前面那顆也會壞,那還不如繼續努力清,萬一前面真的留不住了,再一起處理,也不用冒傷到神經的風險。這件事就這樣擱下了。

2021 年,因為疫情和醫生時間的關係,覺得檢查的頻率拉太久了,就在家裡附近的診所做了次例行檢查。這位醫生一開始是認為應該先拔,不過看了 X 光片和前顆牙的狀況後,也認為可以再觀察,而且他還補充了,有可能兩三年內就會發生,到時候先拔前面的臼齒,修養幾個月後,再把智齒和安排植牙。原本我沒有想到臼齒有植牙的必要,聽到這個建議後才發現,這個問題比想像得更麻煩。不是拔掉一兩顆牙齒這麼單純,還會影響到為了幾十年的牙齒狀況啊...

到了上週末,看到一個朋友 FB 提到,他在 15 分鐘內解決了很多院所不願意處理的智齒問題,又燃起了一線希望。當天問到了後,上網預約,週一就到門診了。在治療椅上坐了會後,不是主治醫師 (猜想應該是住院醫師,後面就先用住院醫師代稱) 來問診,過沒多久,主治醫師也來看來下片子,聊了幾句後就決定要拔了。因為有和主治醫師對話,也看到他一直在附近幫其他患者治療 (不像當年在慈濟,完全沒看到主治醫師),我就沒有聽朋友建議,不斷強調要主治醫師拔了。

打完麻醉後,主治醫師還先檢視一下實際的位置,並確認麻藥生效了沒。我回答有點麻後,他就說再等一下。等一下後,就是剛剛的住院醫師來拔了。當下我有點懊惱,為什麼沒有強調要主治醫師,但既來之則安之,只能安慰自己名師出高徒,應該沒問題吧。接下來就是一般想像的拔智齒過程,又夾又切了。比較安心的是,主治醫師一直在附近,不定時會來看一下狀況說幾句話 (在慈濟時,是歷經一個多小時,住院醫師去求救,主治醫師才來)。到進行到一半時,可能真的遇到比較麻煩的地方,主治醫師就接手處理,一直到最後縫線完畢才離開,讓住院醫師交代注意事項。結束後看了一下,扣除等待時間,實際的時間大約 70 分鐘,可能住院醫師佔了 40 分鐘,主治醫師也花了 30 分鐘,還是比我朋友的牙難拔啊...

記得當年在慈濟拔牙後,兩三天都不能吃固體食物,按時服用的藥物也很多。這次只有交代當天吃東西小心,當天就要刷牙,隔天就能正常吃了。藥品也只有一天四次,每次一顆止痛消炎藥。不過我沒那麼勇敢,大概還是第一天只有吃布丁、優格,第二天開始吃粥,第四天才吃固體食物。雖然也是很腫,疼痛狀況的確好很多,不知道是不是傷口比較好的關係。不過到了第三天,又開始有點痛,差不多麻藥退的程度。上網查了一下,如果是乾性齒槽炎應該會更痛,不過保險起見,還是掛了號回去檢查一下。醫生說傷口看起來沒問題,還幫我拆了線。原以為可以取消下次的回診了,結果因為當天醫生和拔牙當天的不同,不能開診斷證明,還是要再跑一趟。

拔牙後一週,也就是原訂拆線的時間,再跑一趟拿醫生證明,順便給醫生再確認一次傷口。這次遇到的不是當天的住院醫師,不過還是蠻細心地檢查了一下。或許在傷口附近看到有食物,他還特地問了一下上次醫生有沒有指導如何清潔。回答沒有後,他還拿針筒再示範了一次,並把針筒讓我帶回家。這種針頭感覺是醫院特別改裝,用起來方便又不會覺得危險,真的很方便。
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第 12 天,已經完全不會痛,就等傷口和骨頭恢復了。同時也知道,推薦我去的朋友真的乾性齒槽炎了,祝他早日康復。

幾個小感想:

  • 拔牙應該要在夏天拔。冬天想喝熱飲不能喝,真的不太舒服。反而在夏天可以冰敷傷口和消暑同時進行,一舉兩得啊。
  • 如果智齒會影響到前面的臼齒,有可能造成牙周問題,影響到臼齒的剩餘壽命。這種狀況還是盡量找到願意處理的醫生處理,否則拔了智齒還要植牙,是加倍麻煩。
  • 這次經驗和網路上看到的是,因為靠近神經,評估拔牙前都會自費做電腦斷層 ($1,500~$3,000)。之前決定不拔的醫院都沒有提到要照。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沒有電腦斷層設備,沒辦法確定位置而不敢拔。
  • 上次在慈濟時,沒有選擇就放了膠原蛋白,但是這次醫生完全沒提到。其實因為有醫療險,有選擇的話我這次會放,就算不影響復原速度,多了一層保護至少可以比較不需要擔心乾性齒槽炎。
  • 不是一定要指定主治醫師,好像見仁見智。一個角度是,這是病人權利,能比較舒服的話,為什麼要當實驗品;不過另一個角度是,如果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 (這是重點) 都沒有練習的機會,新醫師的技術要怎麼進步。所以只要能解決病灶,好像沒有必要堅持要主治醫師的。
 

12/15/2021

筆電的標準數字鍵

不知道是為了節省成本,還是追求輕薄。一樣是 17 吋的筆電,現在好像已經看不到標準的獨立數字鍵了。

這是 8 年前的 Toshiba,數字鍵和方向鍵各自獨立,也不用怕誤觸電源










這是 4 年前的 ASUS,看看數字鍵和電源的位置,就知道我的意思了...










這是今年的 HP。電源鍵跑到功能列旁,數字鍵也好了點,但跟 Toshiba 還是沒得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