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[親子] 給孩子的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[親子] 給孩子的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3/03/2023

AI 與孩童教育

最近 ChatGPT 很紅,連藝人都因此做了生活上的大轉彎。他的念頭,其實也在我腦中一陣子了。AI 的影響不見得在我們孩子輩才會發生。透過 API 的開放,未來的應用與發展必定是指數型成長。雖然說五年十年內還不見得會有翻天覆地的影響,但至少會讓許多工作職位的優劣勢消失或增強。如果我們還打算工作一二十年,屆時需要的技能樹肯定和現在不一樣。想想,2000 年還在拿海豚機的我們,能想到 20 年後的 iPhone 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嗎。手機硬體加上 internet 發展,造成了產業板塊的挪移,也造成了工作上的轉變,舉例來說:

  • 20 年前的遊戲可能著重在深度,PM 關鍵能力在於企劃大作;20 年後雖然還有大作的需求,但更多需求在於有黏性、能轉換的手遊
  • 20 年前的個人金融可能著重在實體行銷、分點與 ATM,現在則是在數位行銷與行動支付

工作不一定會消失,但著重的經驗與能力卻大不同了。對於孩子更是。各種我們已知的技能,在他們的未來都不一定重要了。我想,真的要幫助孩子,還是回到最基本的那些東西。培養好的品格、自律抗壓的能力、健康的身體,還有一個溫暖的家吧。

8/15/2022

人生的投資組合

講到投資組合,最常見的,就是股債配。通常股票與債券走勢不同,兩種兼備的話可以有避險的效果。股票的話,還可區分為追求資本利得 (e.g. 台積電/0050) 或追求穩定股息 (e.g. 銀行股/0056) 兩大類型。我覺得比較有效率的規劃,會是年輕時配置比較多的資本利得型股票 (投資持續投入),隨著年紀慢慢轉移到穩定配息型 (減少波動)。而不論年紀,都有一小部分的比例在債券。雖說個人投資不太需要真的避險,但有穩定的收益,又能在股市波動時稍作平衡,能在股市空頭時較為安心,也有賣債加碼股票的空間。

某天突然想到,這樣的配置,其實也很像個人的時間分配。工作就像資本利得型的股票,越年輕起步,越有成長空間;隨著年紀成長,重心會慢慢移回家庭。而不論在哪個階段,也需要保留些自己興趣與思考的時間。自己能調整好,也能在不同場合有較好的表現。

可惜的是,對一般上班族來說,工作/家庭時間的比例能調整的空間有限,都要等到退休才能有機會讓家庭的比例大於工作。可能也因為如此,這些年越來越多人關注 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 (FIRE) 的方法。這篇文章把 FIRE 分成了五種種類,可以看到退休不只一種方法,可以提供對人生投資組合的更多可能。

2/28/2019

給孩子的話: 小氣與節儉

我和你媽都算是節儉的人,開玩笑時又總是會說對方小氣。一樣在意金錢,怎麼有正面和負面兩種說法?

我覺得這兩個的差異,主要是有沒有珍惜資源。節儉的人,不會因為是別人送的就不珍惜,也不會揮霍使用別人的錢或物品;反之,小氣的人通常在意的是自己,除了常常捨不得買,也不珍惜別人的東西。將來你和朋友相處時,除了互相借東西外,也會遇到朋友間點餐分攤費用、室友分攤水電費... 這些狀況。這些時候,除了展現你自己是節儉還是小氣外,也能看得出這些朋友們的個性。希望你是個節儉的人,不用佔人便宜而變成小氣。

另外,節儉與浪費是兩個對立面,但衡量時也不能光從金額大小判斷,因為價錢和價值是不一樣的。你不能從一個人穿300,3,000,或是30,000的鞋來評斷一個人節儉或浪費。最便宜的鞋,可能在品質或舒適度上不被市場接受,才需要用這麼便宜的價格來吸引人,穿了後如果危害腳的健康,未來付出的隱性成本更高。另外,即使這是個品質外觀都以假亂真的仿冒品,為了貪圖便宜而鼓勵抄襲,這就是小氣的行為。而很貴的鞋,如果在負擔能力上沒問題,願意付出這些錢取得額外的無形價值 (e.g. 潮流、同儕認同、耐久),其實也不算是浪費。一雙3,000的球鞋,如果可以很舒服地穿5年,一年成本是600。夜市買的仿冒品可能只需要600,但是穿起來不太舒服,而且一年就壞了,成本也是600。你會怎麼選擇?

1/27/2019

給孩子的話: 投資的對象

我想講的投資對象,不是股票、基金這種投資標的,而是一種無形的對象。

等你開始認識理財時,你會看到各種理財專家,用不同的例子解釋試算"如果每天省下一杯咖啡,複利N年後,你會多存Y元"。用數學的角度來看,得到的結果顯而易見,而且,一樣可以套用到省下一次聚餐、省下一次旅行...,林林總總加起來,真的可以省下很多錢。

但是如果遵照這種原則,把能省的對象極大化,幾年下來,你可能會發現存摺的數字越來越大,其他的回憶、親情、友情,卻越來越少。人與人的關係,即使是親子手足,都需要經營。每份情感,都是一次次的互動累計,家人們共處的時光、朋友間共同的話題,都是未來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珍貴資產。當你要衡量一筆支出的時候,不要只想到能省多少錢,而是這筆錢的收穫是什麼。我覺得花錢買虛榮,是最不划算的投資,除此之外,無論買的是一種學習、一種難得的經驗、一種偶一為之的享受,都不用太過嚴肅看待。希望你回頭想的時候,能認同我們的確是用這樣的價值觀在照顧你。

我出國唸書的生活費、學費,用的是自己的存款和銀行貸款,所以必須錙銖必較,以免落得畢不了業的窘境。如果你也想出國唸書,我也希望你用自行籌措的方式,對自己的決定負責,珍惜自己的每分學費。不過,我會另外贊助你一些零用金,希望除了唸書外,你也能無後顧之憂地體驗國外生活,懂得什麼是投資回憶。

給孩子的話: 前言

雖然已經很少新文,Flickr宣布收費後,第一個想到的是之前的文章怎麼辦。雖然blog用的不到1,000張,但混雜在生活記錄中,要整理也是一番功夫。另一方面,雖然之前付過幾年Pro的費用,動機是支持Flickr的理念而不是真的有使用到Pro的功能。在這樣的轉彎後,更不可能因為這樣掏錢了。

最後決定,還是放著作為一個記錄,只是主軸將改為一些想留給孩子的文字。從2004第一篇文至今,也已經14年。只要再一個14年,Coffee應該也看得懂了。到時候,我們可以一起看看,爸爸有哪些話想和他說,隔了十幾年,是不是還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