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坐捷運到了中正紀念堂時,一個外國爸爸帶了個三四歲的小孩上車。車子在臺大醫院站停妥,打開車門打開後,小男孩對著爸爸說,"我想在這裡下車,這裡有個手"。原來,是他看到小公園這個雕塑創作。在車門關上前的那幾秒鐘,爸爸很快地跟小男孩確認"你真的想看?","對","那我們走吧"。就這樣,車門關上離開月臺時,我已經看到小男孩開心地爬上了小公園。
這個畫面如果是臺灣的父母,應該不是裝傻就是編個理由搪塞過去,我突然想到為什麼許多人在出門旅遊時特別輕鬆。在自己家鄉的生活,我們除了上班上課外,出門,大概就是赴約。跟朋友約逛街、約吃飯、約看電影、約看球賽...。當路上看到了其他岔路或或感動時,我們不會做什麼改變,因為已經"和別人約好了"。漸漸地,在這城市中移動的時候,我們心思想的是"待會見面時..."、"明天上班時...",不是當下。漸漸地,我們對周遭的事情也就視而不見了。而在旅遊時,我們的心思無時無刻不在體驗、感受那城市的不同,我們願意對新的感動或刺激做出回應,也讓我們在那過程中體驗更多。
這樣的想法,讓我對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了答案。當熟一點的朋友知道我又是單身時,通常的反應是,為什麼都一起出國了,卻在回來後幾個月分開了。我想,這種感覺是很類似的。我們在一起的時候,想的通常都是面對共同的挑戰,卻忽略了當時的問題。
剛在一起時,就知道她有出國的計劃。
一開始,我們想的是怎麼把握那段時間,不要有遺憾。
當我決定要一起去時,我們想的是怎麼準備考試及學校申請。
到了澳洲,我們想的是怎麼找房子、怎麼適應一個全新的生活。
開學後,我們想的是怎麼準備報告、考試、還有怎麼安排周末的探險。
期間有爭執也有矛盾,但是一種"我們是同一國"的情感,很快就會淡化了兩人的衝突。這種衝突矛盾沒有被解決,只是暫時被放下。於是,當這種"我們是同一國"隨著我們畢業而弱化後,真的矛盾就浮現了。這種情緒到了兩人都開始工作,她有了信仰後就更明顯了。我們在同一臺車上,趕赴著不同的約,心裡想著不同的事,眼裡看著不同的風景。於是,我們也就各自下了車,繼續著自己的路,甚至連對方什麼時候下了車、去哪裡都忘了問。
開始時很不習慣,看電影、聽歌這些消遣,想到要自己做就提不起勁。
慢慢地,開始會找朋友一起,朋友A不行就找朋友B吧(原來這就是單身公害!)。
過去一些在她沒空時自己就懶得做的事情,因為有朋友可以找,反而參與了更多,感受到更多。
我想,這就是不同階段的人生所學到的不同課程吧。還是要借用胡德夫的歌詞說,即使我們都是趕路人,莫等到了盡頭枉嘆此行成空。
最近我也體會到活在當下的重要,歡迎你來找我喝酒唷!
回覆刪除我們好好來聊聊!
沒問題,下次有去附近會去找你的。:)
回覆刪除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,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
回覆刪除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,流浪在燈火闌珊處
喝了這杯再說吧~
我不想當好人,不知道是不是也要跟法官說?
回覆刪除說到喝,來個唱歌趴就可以喝啦。
長這麼大了,最近自己才想要開始學做菜!
回覆刪除發現原來不是做菜的工序正確,結果菜就會好吃!?
我想要做出好吃的菜,一定有什麼我們沒注意到的吧???
心情不一樣,就連做出來的饅頭滋味都不一樣啊(見少林足球)。但是跟這篇有關係嗎? XD
回覆刪除原來你一直都在偷偷寫網誌! 我還很聽話在你說停寫網誌只會摘要時我就真的沒來過了... 登愣~
回覆刪除目的地不同本來就是會有人上車有人下車, 大家一起經歷過一段難忘的旅程是值得回憶的...
我什麼時候說停寫網誌了?只是比較少寫啦。看得出來你在趕進度,一下留好幾篇。 XD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