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08/2005

狂飆的世代

剛看完公視 狂飆的世代, 就急急忙忙上來寫了這篇文章. 深怕很多想法會忘了一樣(其實也真的忘了些, 像這種需要動腦的影片, 實在需要有DVD可以慢慢欣賞).

郭琇琮, 是引發我所有想法的一個人物, 一個需要努力記得的名字. 其中一位受訪者在片子尾聲, 給他的評價只說了:Elite; 並為他死在同種的中國人手下而惋惜.

第一集對我來說, 還是有點不習慣: 黑白的照片, 沒有情緒的OS, 交錯的時間軸, 陌生的人名...活脫脫就是歷史課會看到的紀錄片. 不同的是, 現在的紀錄片是說學運, 說228, 一個學生時代根本不知為何的話題. 郭琇琮, 一個當時活躍的醫學院學生, 經過日據時代的學運而安然脫身, 卻在畢業從醫後, 因228事件死於中國政府. 這是怎樣的諷刺. 這樣的想法, 不全然是對國民政府的不滿, 相反的, 反而讓我對自己的立場感到迷惑.

在台灣經歷日治, 光復, 228的40~50年代, 不同角度, 對學運都有不同的想法:
日本軍民, 覺得這是殖民地的暴動, 該武力鎮壓;
學運學生, 覺得台灣人民該起而反抗, 取回尊嚴與人權;
國民政府, 覺得台灣人民桀傲不遜, 回歸了祖國還不知滿足;
某些人民, 因為懷念著日治的太平或是不關己而毫不關心;
有些人民, 認為學運是社會的動亂根源, 而加入打壓...

每個角色, 在當時都有充足的理由與動機, 每個人處在不同的角色, 都會認為對方冥頑不靈, 處處找自己麻煩. 這時候, 就算同一信仰的群眾, 也可能對於不同的路線與手段有所爭執. 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條件下, 精確地傳達自己想表達的理念, 可能是最最困難的.

片尾, "深反綠"(會說深反綠, 是因為他也沒那麼藍, 純粹是因為綠色執政後的大盤指數不佳, 為反綠而反綠)的老爸走過電視旁, 丟下類似"現在還提228, 就是為了挖國民黨老瘡疤"之類的話. 一開始本來我想反擊的, 念頭一轉, 又陷入了另一個迷思...如果我兒子正看著與我理念相反的影片, 我會不會出聲?
會, 如果我們無法說服對方, 這樣的溝通除了加深兩人的鴻溝, 有什麼幫助?
不會, 我是不是辜負了我的信仰? 我是不是對理念不夠堅定?
所以最後選擇的, 還是訴諸於文字, 願者接受, 不願者略過. 或許, 這也是當時為什麼那麼多學運份子後來變成文學家的原因吧...

透過這樣的思考, 越來越能了解,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, 除了堅持外, 我們也該多學著聆聽與包容...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來了就聊兩句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