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26/2015

修正錯誤的代價

剛開始工作時,東西有問題就該改,彷彿是天經地義的。慢慢地,知道專案的資源有限,就越來越常面臨到各種需求與規格的取捨問題。這樣的想法,在聽到Randy Pausch說了"時間必須受到明確的管理,就像金錢一樣: 你把樓梯扶手的底部擦得再亮也不會有人看到"後,更強化了這樣的想法。

然而,對於不用負擔人力、時間成本或營運風險的需求單位來說,並不容易理解這樣的考量。經過幾次拉鋸後,我也越來越好奇,別人是怎麼處理這樣的問題? 最近剛好看到幾個例子,雖然不知道真實的原因,還是可以思考可能的原因。

Screenshot - 7_24_2015 , 1_14_20 PM
雖然台灣有個很長壽的售票網也有萬年測試資料,但是發生在這麼年輕的網站,是讓我蠻驚訝的。這是管理問題,也可能影響消費者的信賴,不知道管理階層不知道,還是真的不打算處理這樣的問題。

Screenshot - 7_24_2015 , 7_24_16 PM
"甘蔗阿公累病",是這兩天的新聞。不過在抓圖的當下,同個網站已經有另一篇"網友讓「甘蔗阿公」笑了 廠商承諾將全數買走"的更新新聞。不知道是編輯沒有更新,或是首頁演算法漏了這則,首頁顯示的還是較舊的一則。

Screenshot - 2015_8_4 , 下午 11_57_52
或是像颱風新聞,大標題已經是強颱了,但是連結還包含了之前輕颱、中颱時期的新聞。以一個新聞網站來說,讓讀者看到新聞的最新狀態,應該是很重要的事情。就算可以透過修改演算法解決,其複雜度與例外處理也需要列入考慮,也是成本與效果的取捨。

IMAG3460
讓使用者看到錯誤的交易記錄,會不會很怪? 以這家銀行來說,即使是同一天的正負相抵,還是會列出一正一負的交易記錄。雖然使用者看起來會怪怪的,但或許會對銀行每筆交易都有憑有據更有信心?

IMAG3461
另一個銀行的例子。名稱更是不避嫌地顯示為"更正"。

IMAG3471
百貨公司發行的各種禮券、折價券,對於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意義都是一樣的。不過沒想到在退還未使用餘額時,是分別記錄到兩種不同的卡片。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,"為什麼不整合到同一張"肯定是個大問號,甚至抱怨。不過或許對該公司來說,轉換的成本遠高於處理這類抱怨的成本。畢竟,這種問題累計成客訴的機率不高,解決這問題能提高的消費金額也有限,萬一系統改出了bug反而造成更大的問題,也就變成了現在看到的狀況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有錯就"應該"要改,還是身為PM要有的責任感。只是在面臨抉擇值不值得投入資源時,會不會影響產品核心競爭力、投資效應、修改的衍生風險... 都要考慮進來。至於要不要改、怎麼改,就要看公司的授權、文化、產業,以及PM的經驗與判斷了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來了就聊兩句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