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30/2006

城市與國際觀

當我們在怪媒體淨給我們腥羶色新聞, 沒有給我們國際觀時, 其實不只是媒體的問題.

我不知道台灣媒體近來用多少的篇幅與時間來報導這個事件, 但是從UDN的首頁看來, 很明顯不若樂生, 王建民, 或是陳水扁來得多. 墨爾本呢? 其實嚴格說來也不多, 不過是新聞的前幾則, 三五分鐘的訊息.

但是因為墨爾本本來就是個多種族的國家, 所以在這些議題上面, 總是會有特別的人士或活動, 把這些議題帶上. 例如今天在市區的演說活動.

0730反戰活動

在看到街頭活動, 車站海報, 新聞放送...多管齊下的宣傳下, 墨爾本人想不注意這則事件都難. 反觀台灣, 地窄人稠的條件下, 沒有條件吸引外國移民; 至於語言學習, 也因為物價水準/拼音系統的差別, 無法吸引大量來學中文的外國人口. 我想, 在台灣的外國人口比例中, 多數都是越南/印尼/菲律賓...這些工作族群吧. 也因此, 我們很難在台灣看到外國人發起的大規模政治/社會活動. 另一個語言的隔閡是, 在許多國家中, 英文是第一或第二官方語言, 在這樣的活動中, 演說者可以用英文發表演說, 圍觀的群中也多能理解. 但是在台灣, 無論用中文或英文, 都會是演說者或是參予者的一個難題.

至於blog, 雖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聲音, 但是缺乏有效的引信與易讀的新聞來源, 還是很難引起台灣blogger的共鳴. 我們可以在Hemidemi或Myshare中找到許多關於樂生的文章, 代表blogger對於這個社會並不冷感; 但是在這些網摘中, 看不到幾篇關於以黎戰事的報導. 甚至, 在所有的網摘中, 外文標題的文章其實也是寥寥可數(或許日文還比英文多些). 在我閱讀的多數blogger中, 偶而會有引用外國service provider announcement的文章, 但是幾乎沒有看到引用自外國媒體的文章. 台灣的blogger, 一方面在抱怨台灣媒體素質的時候, 是不是一方面也只是偷懶地單方面接受, 批判台灣媒體給他們的內容?

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Hemidemi或Myshare中的熱門文章排行, 看看其中不同類別文章的數量比例. 這些熱門文章的比例, 某種程度上來說, 不就是台灣媒體給我們的新聞比例嗎? 我們還是愛看娛樂, 愛看政治, 愛看社會新聞, 大於國際新聞.

國際新聞有那麼重要嗎? 其實未必. 只是從一場在這裡看到的活動衍生出的一些想法. 要養成公民的國際觀, 不是媒體單方面的責任. 政府及個人也都需要負擔很大的責任. 而政府在先天的環境上, (加上後天失調)有著種種的限制, 我們沒辦法期待太多. 在媒體與政府都無能為力的狀況下, 國際觀, 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吧.

1 則留言:

來了就聊兩句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