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14/2010

關於電子書

知道iNDIEVOX一陣子了,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,更頻繁地上去看,有了更多的想法。從1998年初次接觸數位音樂,到現在,大家接觸mp3的機會比CD還多,這轉變很大,但也有跡可尋。

數位音樂崛起,mp3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過去,在各家播放軟體功能肥大但又互不支援播放(.ra, .wma, etc)的狀況下,就讓功能精簡且支援mp3的播放軟體茁壯。另一方面,因為播放軟體的普及,mp3這個最普遍被支援的格式也成為其他人轉檔時的首選。例如Wikipedia就把mp3的普及,歸功於Winamp的崛起

但更大的原因,我覺得是硬體及使用情境的改變。硬體mp3 player問世前,"聽音樂還要開電腦"這個情境,想必讓許多人對數位音樂興趣缺缺,包含我自己。mp3 player誕生後,它不過只是個跟隨身聽一樣,只有"3C控"會購買,甚至在意品牌的音樂播放工具,直到iPod的崛起。iPod的設計、品牌、行銷,把自己定位成一種時髦的象徵,也透過服務及軟體的整合,變成購買、管理的工具。現在,除了少數人重音質的人外,買CD的意義好像變成了"支持正版"或"收藏",而不是"便利"或"缺乏播放工具"。

現在,又有許多人在爭論電子書的未來,我覺得可以借鏡音樂傳遞方式的發展。從黑膠唱片、卡帶,到CD,都是儲存媒體的改變,但是數位化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,不但可以無限複製及傳遞,也改變內容生產者製作、發行、鋪貨這樣的賺錢公式。不認同這樣推論的朋友說,"Internet問世20年了,報紙並沒有被取代; 電腦已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,萬寶龍還是可以一支賣上好幾萬"。這樣的論點我不否認,但情感需求與實際生活畢竟不完全相同。mp3尚未,也可能永遠無法取代CD,但它的確造成了衝擊,誇張點地說,讓CD從休閒用品變成了收藏品。報紙沒有被Internet取代,但閲聽人的習慣的確改變了,Internet廣告的市場也早就超越了實體報紙的廣告市場。

不過電子書能不能起飛,除了開發的格式與符合情境的軟硬體、服務外,還有一個很大的變數是電力。當使用者從CD隨身聽轉換到mp3隨身聽時,不但播放器的體積縮小了,續航力可能也延長了。除了更換硬體的成本外,是個完全無痛的轉換。但是電子書不管效能多好,媒體多豐富,電力耗盡總是一個讓人難以計算且掃興的狀況。從這個觀點來說,電子書會面臨到更大的使用者習慣改變,只能吸引到較小的使用族群。

這樣改變另一個影響到的是整個產業鏈。音樂從類比到數位,收益最大的硬體製造者,受傷最大的軟體提供者。這兩個過去相輔相成的產業,後來變成幾家歡樂幾家愁。而扮演通路的唱片行,在這個轉變中毫無優勢及切入點。除了少數轉型網路銷售外,大部分只能退出。而在書的世界,軟硬體一直是壁壘分明的。只要軟體提供者(書商)堅持不踏出第一步,硬體廠商無法取得成氣候的內容,即使使用者想要非法提供,代價也遠高於CD轉mp3。而網路書局早把實體書局殺得幾無招架之力,要不要銷售電子書,也只是市場的問題,不是客戶或技術的問題。從這個方面看來,是看似簡單卻又困難重重的。

回到iNDIEVOX,即使我覺得他音樂也很豐富,付款也很便利,但最後我還是沒有付錢。為什麼我在唱片行能毫不猶豫花三五百元買張CD,卻不願意儲值100元購買幾首單曲,我也說不上來。我想是因為消費者心中,"實體"跟"虛擬"商品間的折扣,還沒跟店家成本與利潤考量下能提供的折扣對齊吧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來了就聊兩句吧: